资讯界的各位朋友: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参加今天的资讯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市防控办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运城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撑表示衷心感谢!
8月26日以来,我市新绛县、永济市、夏县先后报告4名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均为有省外旅居史的货车司机引发的输入型疫情。
疫情发生后,运城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马上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提级指挥,省、市、县三级专家组蹲守永济、新绛、夏县现场引导,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排查管控、环境消杀、宣传引导等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围绕阳性感染者的行动轨迹,闻喜县、永济市、新绛县、夏县迅速开展流调溯源,目前,闻喜县已排查密接4人,次密接17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3500人;永济市已排查密接35人、次密接263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230人;新绛县已排查出密接58人,次密接234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20人;夏县已排查出密接126人,次密接367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1人,全部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或推送属地部门。
二是从严管控风险区域。永济市自2022年8月27日6时起实行3天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划定31个重点管控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新绛县自2022年8月29日0时起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夏县从8月28日22时起,对夏县中心区域全域、瑶峰镇周村、郭道村、陈村、大洋村、上北师村、南师村、全村、兴隆村、挪过村及尉郭乡东洋侨村、苏庄村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并于8月29日6时起,实行全县静态管理。
三是开展区域核酸检测。8月26日以来,闻喜县对涉疫人员活动区域5.6万名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正在进行全县区域核酸检测。永济市已完成2轮区域核酸检测,累计采样58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目前,正在开展第3轮区域核酸检测。新绛县、夏县均于8月29日6时起,启动区域核酸检测,目前正在检测中。
四是进行环境采样和消毒消杀。新绛县采集涉疫环境样本960份,发现6个点位单靶阳性,其余样本核酸结果均为阴性,对涉疫人员活动轨迹处、密接人员活动场所及居家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杀,累计消杀面积16450平方米;夏县采集阳性病例家庭环境样本91份,其中阳性标本32份,涉疫环境消杀面积314平方米;永济市现场终末消毒处置126个点位,共计806平方米。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和舆情监测。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闻喜、永济、新绛、夏县防控指挥部先后发布多个通告,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核酸检测、生产生活物资保障等重要信息,倡导群众理解、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疫情网络舆情工作通联机制,全天候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网络舆情平稳。
近期,省内外疫情多地散发频发,与我市相邻的陕西、河南疫情仍处于发展阶段,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下一步,大家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应急处置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集中力量处置疫情。市卫健委抽调4名副处级干部蹲县引导疫情应急处置、进行流调溯源再复盘、深挖细查密接、次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从严落实相应管控措施,持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加强隔离点管理,严格隔离点医疗垃圾处理,从严做好个人防护,严防交叉感染,切实做到找到人、切断链、管住面,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阻断疫情扩散和蔓延。
二是严格管控入运人员。将“外防输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把控入运第一道关口,切实加强机场、高铁站、火车站、高速卡口管理,对高、中风险区入(返)运人员严格实行“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分类管控”全链条闭环管理措施,严防疫情隐匿输入我市。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从8月30日起,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5日1次调整为3日1次,各县(市、区)均调整延长了核酸采样点服务时间,充实了采样队伍,满足群众采样需求;低风险区人员进入医疗机构要出示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市零售药店暂停销售“一退两抗”药品。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各景区景点严格落实测量体温、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对省外入运游客,抵运后前3天查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第4天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发生疫情县(市、区)的网吧、酒吧、影剧院、KTV、麻将馆、棋牌室等非生活必须场所一律暂停营业;所有校外培训机构暂停开展线下教学活动;无疫情县(市、区)的密闭场所和人员聚集场所,按照“预约、错峰、限流”原则,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接待量的50%,严格落实好常态化防控措施。
当前,我市本轮疫情防控到了对垒期、攻坚期、关键期,请广大公众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做好日常防护,牢记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的防疫“三件套”;进入小区和各类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测温、扫码验码,查验行程卡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马上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密切关注官方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与已公布的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存在交集时,要主动向所在的社区(村)或酒店报备,配合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谢谢大家!
运城市新冠肺炎疫情资讯发布会问答
问题1:近期,我市一些群众接到流调电话,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如何配合做好流调工作?(运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陆立星回答)
答:所谓流调,全称叫做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公安和工信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的是快速锁定传染源,查清传播路径,摸排重点人群,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评估疫情可能涉及的范围,准确划定风险区域,防止疫情蔓延和传播。
公民配合流调是法定义务,在接受流调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积极配合、如实说明。要尽可能准确完整的提供您近7天内的旅居史、活动轨迹、健康状况、接触人群情况等等。第二,要再次回忆、主动补充。如果在初次流调以后,您又回忆起在过去7天内有其他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应该及时联系流调人员进行补充,所以您有必要保存好流调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第三,要做好准备、切莫慌张。在接到流调电话以后,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需要的是放松心情,清晰如实陈述活动轨迹;若被判定为密接人员,要听从流调人员建议,停止外出活动,加强个人防护,做好隔离准备,等待并配合落实下一步的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工作。
流调时一般会问这些问题: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信息;二是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剂次等;三是健康状况:近期是否有不适?近期是否就医?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四是近7日内的旅居史和既往病史等;五是密切接触史:包括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共同就餐、同乘交通和居家成员等情况;六是其他对疾病防控有用的必要信息。请广大公众放心,流调获得的所有信息会严格保密,不会被用于疫情无关的其他用途。
在回答流调问题时,不要着急,一定要准确提供个人信息。对于您的行程轨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回忆:一是查阅记录痕迹。通话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电子支付记录、照片、日志等都可帮助您回忆起出行、社交情况。二是开展事件联想。比如说,近期发生了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件,并以此为起点回忆前后几日接触的人、去过的地方。三是习惯中的例外。除了惯常的生活工作之外,近期有无例外事件或新结识的人。四是进行共同回忆:您可请家人、朋友、同事、同学以及有共同出行史的人员帮助回忆。如果在初次流调时没有想起来,可以在回忆起来之后,回拔流调电话,再次提供。
特别提醒广大公众:
一、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开展流调工作时,流调人员不会询问您银行卡号等与个人财产相关的问题;不会有让您下载APP、发送二维码;不会让您打开屏幕共享、索要密码或验证码、发送链接让您点击、要求转账、付费、要求加入QQ群或微信群等行为;流调电话可以回拨,不可能是境外电话。如遇到以上情况,请及时报警,谨防诈骗。
二、不得故意隐瞒。不配合流调工作、谎报信息、隐瞒活动轨迹害人害己,造成疫情传播将被依法依规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如果个人隐瞒行程,拒不配合流调,涉嫌拒不实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阻碍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依法采取检查、隔离治疗等措施的行为,公安机关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予以罚款甚至拘留的治安处罚,而性质严重,构成妨害公务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还应依《刑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法律责任。所以,请大家主动配合流调,准确真实报告。
三、主动配合防控。若您发现自己与已经公布的阳性感染者轨迹有交集,应该马上向所在地的社区(村)或酒店报备,主动配合落实管控措施。
问题2:我市大中小学校开学时间如何安排?(运城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吉建强回答)
答:鉴于我市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经市教育局党组会议研究,报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
全市高一、高二年级和职业高中9月1日开学;初中9月4日开学;小学和幼儿园9月5日开学;大中专院校原则上9月15日以前开学,以校为单位确定开学时间,报市教育局备案。
有疫情的县(市、区)学校开学时间由属地疫情指挥部研判后确定,教育部门再另行通知。
问题3:学校开学前,学生和家长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运城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吉建强回答)
答: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中小学学生开学前,原则上前7天在学校属地居住,具有开学前3天3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开学当日以校为单位“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进入学校时注意间隔1米以上距离,按学校要求出示相关证明、测量体温等。学生入校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再做一次核酸检测以确保安全。
大中专院校一校一案,精准掌握学生返校乘坐的车次,学校安排车辆到车站统一接送,严格落实从“校门到车门”的安全防护要求,师生返校当日在学校再做一次核酸,并实行3天静态管理。静态管理期间,学生原则上在宿舍学习休息,除用餐时做好防护措施,到餐厅将饭打好回宿舍就餐,不允许堂食。
疫情期间,走读学校学生,原则上家校“两点一线”全程防护;寄宿制学校原则上实行全封闭管理,秋意渐浓,天气转凉,提醒广大住宿学生家长为孩子备好换洗衣物,避免受冻着凉。
-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