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雷茂端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防返贫千万不能忽视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大大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以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一手抓牢防止规模性返贫,一手抓好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加大产业发展项目谋划
今年紧紧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综合改革等,从产业、生态、学问、人才、组织等方面进行整体谋划,优化脱贫地区产业项目结构,加大项目储备、壮大涉农企业规模、做好项目资金承接,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目前,13个县(市、区)已入库项目1865个,入库项目总投资18.94亿元,分别达到上年实施项目个数的150%和实施项目总金额的201.4%,其中,纳入年度计划实施项目1041个,已全部开工建设。
二、壮大特优农业发展规模
坚持以“四个农业”为抓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发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有机旱作·晋品等品牌评选,不断扩充品牌体量、丰富品牌品类、扩大品牌地域。深入实施“特”“优”战略,聚焦“稳粮、优果、强菜、保畜、兴渔、促药、富林”七大产业,打好农业特色优势牌,重点实施盐湖设施渔业、夏县供港蔬菜等“四南四北”产业项目,打造“厚民晋茶”品牌,实现罗非鱼工厂化养殖和对虾规模化养殖。
三、打造品牌农业建设
坚持品牌强农,持续打造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农业“金字招牌”。实施农业农村部黄河禁渔联合交叉执法,豇豆专项治理攻坚等行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实施晋南苹果优势产业集群项目、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争取完成3-5家省级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认定工作。聚焦精深加工、创新拳头产品、提升链条价值,全力推进优质果蔬、饮品酿品、主食糕点、中药材、肉蛋制品等五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积极争取省级资金用于支撑我市预制菜产业培优项目,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带动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继续推进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确保市级达到350家、省级达到120家以上,全年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560亿元、精深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
四、优化农业科技转化
持续抓好与省内外93所高校签订技术研发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协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落细。积极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置水果、主粮作物、干果经济林等10个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对全市31个基地和26个组织,开展科技展示基地和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遴选。组织产业发展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产业发展引导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做好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对农业企业及农户开展专业性培训。
五、加大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
充分运用好运城特色的消费帮扶“1+1+6”模式和“双线驱动,市县发力”的消费帮扶平台体系,持续引导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和市场化产销对接。以产品展销促发展,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扩大“运农优品”品牌认知,培育一批本土优秀主播,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赋能助力;向高校后勤集团、唐久便利等连锁超市、京东天猫美团等电商平台、餐饮酒店等供应运城特优农产品。以省校合作促发展,甄选100多种特优农产品走进6所高校(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运城学院、运城职院),向省内外各大高校供应运城特优农产品。以招商考察促发展,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预制菜产业,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南征北战”专项行动,先后赴北京、河南、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招商引资工作,对接河南双汇、卫龙、南街村、先正达(中国)上海总部、北京一亩田、中国大饭店协会等精深加工企业和商协会,加大产品促销推介。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乡村振兴工作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撑,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