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李凡狮代表:
您好,您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在全市每个乡镇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把“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面整治”作为重要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口,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启动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独具河东韵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之路。
一、科学谋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印发《运城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坚持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布局,科学分类确定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三个等次,并制定了全市三类村建设总体目标,即到2027年,全市建成15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个精品示范村,对1500个左右的行政村实现提档升级,所有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二、交流学习。2023年7月,运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千万工程”暨农业农村重点项目管理第一期培训班。12月,河东大讲堂邀请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原二级巡视员娄火明同志以《“千万工程”的浙江经验与体会》为题,重点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启示、抓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授。连续两年召开全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通过实地观摩、通报评比、经验交流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三、全力推进。我市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增收、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通过试点示范,由点到线、由点到面,推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一是扮靓环境。健全村庄清洁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实现垃圾收运处置日产日清,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二是完善设施。实现村庄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客货运输及快递物流直达,网络、公共充电设施覆盖到村。三是优化服务。提升“五务四场”功能,建好用好村标准卫生室、便民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救援等公共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四是做强产业。以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为重点,推动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各业总收入的50%以上,农户从事主导产业经营活动的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70%以上。五是规范治理。常态化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以“五面红旗”创建为抓手,严格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六是文明乡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档升级,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推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深入人心。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市政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撑,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